我叫莫坤,现于中国路桥内罗毕南环城路项目工作,今年是公司在肯尼亚开展业务30周年,也是我在这儿的第6个年头。在这期间,我先后负责内罗毕东北环和南环项目的人事和外联工作,平时忙于跟当地人打交道,开展公益活动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,曾经组织参与了Embakasi军营小学援建项目、Ruai孤儿学校捐赠活动、Pipeline社区坍塌楼房营救伤员活动、基贝拉贫民窟希望小学捐赠计划等等,这些活动让我离肯尼亚底层人民走得更近,也让我对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。其中最难忘也让我最自豪的是图尔卡纳赈灾行动。
2011年,整个东非遭遇近60年来最严重旱灾,肯尼亚的农业和畜牧业遭受沉重打击,数百万民众饱受饥荒。对国内的人来说,“东非大旱”只不过是一则遥远的新闻,而对生活在肯尼亚的我们,这场灾难就发生在咫尺之遥,耳闻目睹日趋恶化的灾情,所有中资企业和华人都很想为肯尼亚人民做点什么。
在驻肯使馆的号召下,肯中经贸协会、华人华侨联合会发起了赈灾募捐活动,迅速筹集到了2560万肯先令(约合180万人民币),而且决定用这笔善款购买粮食,并由中国人亲自将粮食送到灾区去。作为肯中经贸协会理事长单位,路桥公司负责此次活动的整体组织和协调。
关于具体受援地的选取,使馆与各中资企业代表们反复商议。支援离首都较近的灾区,无疑是最经济、最安全、最不折腾的选择,但据媒体报道,距离首都较远的图尔卡纳才是真正的重灾区,问题是谁都没去过那里,听说路况差得惊人,沿途安全形势复杂。为了确认可行性,公司肯尼亚办事处总经理李强提议对图尔卡纳进行一次踩点,他说所有捐款的华人一片赤诚,真心想为危难中的肯尼亚灾民送去救命粮,那么就应该把粮食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,与会各单位表示同意。公司考虑到我对肯尼亚比较熟悉,会说一些斯瓦西里语,也经历过多次公益活动,便指派我执行线路和受援地的考察任务。我深知此行责任重大,欣喜之余也倍感压力,毕竟此次活动能否成行完全取决于我考察的结果。
时间紧迫,由不得多虑,我很快确定了考察组的成员,并对行进路线进行了研究和选择。
图尔卡纳位于肯尼亚北部边境,与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接壤,雨量常年不足,大部分民众居住于原始部落,以放牧为生。2011年那场空前的久旱,导致大片草地干枯,牲畜渐渐死去。前往此地需要途径东非大裂谷和赤道等20余个行政区县,沿途有山区、沟壑和沙漠,地形复杂,全程750公里,柏油路面不足一半。
2011年9月9日,考察组便踏上了远赴灾区的征途,于当夜10点到达目的地。后半段300多公里根本没有路面,车速非常缓慢,感觉总是开不到头,预计运粮的车队时速只能达到十几公里,有部分地势低洼地区积水,很容易陷车;还有很长一段在雾里若隐若现的盘山路,可视距离不到5米,一不小心就会出车祸。沿途部落为争抢草地频繁械斗,很多牧民都配有枪支,万一车抛锚了,很有可能被抢劫,车队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,还有发放粮食当天会不会遭到哄抢,秩序混乱……
我写完首日考察报告后,躺在简陋的宾馆里想了很多,车辆油水补给、人员食宿、安保、政府外联、媒体协调等,还有突发特殊情况的应急预案,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周全。
次日,在当地政府代表的陪同下,我探访了受灾最严重几个村落,亲眼目睹了图尔卡纳人如何在生死线上挣扎。当时旱灾已经持续了大半年,方圆20公里再无绿地,当地人不得不每天赶着牛羊到几十公里外去放牧,早上出发走6个小时,晚上再走6小时回来,在周而复始的长途跋涉中,很多牲畜死去,活下来的也骨瘦如柴。由于自然环境恶劣,图尔卡纳人近些年一直迁移,当时仅剩两万余人,而仅在那一个月就有20多人死于饥荒。我对沿途的路况、安全、受援地的实际情况等进行了全程记录,及时发给后方,便于他们合理制定和调整援助方案,也让他们确信,选择图尔卡纳作为受援地是相当正确的。
据当地政府代表说,这个区域很少得到外界的援助,距离最近的物资供给地都在300公里之外,而因为路况太差,要把粮食运进来,运输费用可能比物资本身还要贵,所以几乎没有非政府组织(NGO)来过这里,大家都蜂拥去人口集中的难民营,那样救助成本低、媒体宣传效果也好。图尔卡纳的灾情最严重,但却被世界遗忘了。
考察结束离开村落时,成群的民众前来送行,他们渴望的眼神让我坚信,既然要救人,就只求雪中送炭,不做锦上添花。很明显,沙漠腹地中的图尔卡纳人是最需要这批粮食的人。我返回首都参加在使馆举行的汇报大会时,没想到各家代表很快就统一了意见,决定马上购买粮食、安排车辆,并将此次活动主题命名为“情系肯尼亚(Chinese for Kenya)”。同时,我被任命为车队队长,负责沿途物资和安全管理。
中国人要去图尔卡纳赈灾的消息一传出,立刻在肯尼亚全国引起了轰动。他们很清楚,图尔卡纳人迹罕至,从来没有外国救援组织去过。这次行动不仅吸引了20多家当地媒体的关注,中央电视台、新华社、中国日报等多家中国媒体也表示将跟踪报道运粮赈灾全过程。
在各单位共同协作下,车队很快便组建起来,粮食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。我们的车队包括12辆大车、8辆服务车,装载着60吨玉米粉及5吨红豆,4名华人和20名荷枪实弹的当地武警。2011年9月19日,赈灾发车仪式在纳库鲁市中心举行,肯尼亚特殊项目部部长、图尔卡纳地区议员出席,他们对我们的无私帮助表示了感谢。前驻肯大使刘光源在发表讲话时,高度肯定了我们全体华人的努力。
车队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围观,司机说,当地人还从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运粮队伍,他们被每辆车上鲜艳的两国国旗和车身醒目的标语“Chinese for Kenya”所吸引。这句话也印在了我们的每一袋粮食包装上。
途中,但凡经过的村子都希望我们停下来给他们也分点粮食,但我们只能一路不停地开,因为在目的地已有几千图尔卡纳人在满怀期待等着我们。在踩点考察时我们就和当地政府约定了赈灾粮会安排在哪一天到达,村长早就通知了散居各地的村民,让他们早早出发,住得分散的牧民要走上好几天才能到粮食发放点。所以无论如何,我们一定要在约定的时间内赶到。
但破损的道路对于大型车辆实在太难走了,纵使各个企业出动了自己最好的货车,带上了最能干的机修人员,途中还是有一辆运粮车抛锚了。那时车队已经开了整整两天,每天早上5点多就出发,一天开十多个小时,所有人都在车上啃点干粮就算凑合着一顿饭。车辆抛锚的位置属于无人区,不安的情绪很快弥漫开来,所有武警都下车保持着警戒,车队中的几名中国人都非常紧张,生怕出什么意外。
我负责车队的押送,不能乱,万一出现意外情况导致整个活动中止,后果很严重。检修发现,车辆故障原因是路况太差导致的刹车过度使用而失灵。我在车队来回跑动,让所有人保持冷静,提醒大家注意安全,同时让机修人员尽快恢复。
因车辆抛锚停下的车队 |
在做计划草案的时候,我特意未让所有的车辆都满负荷载重,因此每辆车都还有富余能力,所以故障车辆所载粮食能被分摊到其他11辆大卡车上,有惊无险。一个多小时后,车队恢复赶路,故障车辆折返至最近的城市进行检修。
当天深夜11点,车队安全到达目的地,等候已久的韩春霖参赞和各企业的负责人早就安排了热腾腾的饭菜,热情迎接了我们。我安排好粮食的临时存放、安保部署和所有人的住宿后,已近凌晨两点。
次日早晨7点,沙漠里仍然是近40度的高温,村长打来电话说,已有4000多名图尔卡纳人在等待着我们了。看到卡车顶上的国旗,他们就自发地唱起歌来。后来我才知道歌词是什么意思——“上帝保佑中国,上帝保佑图尔卡纳”。图尔卡纳人不认识车队条幅上的中文,我也听不懂他们唱什么,但在那一刻,沟通已超越了语言的局限。
领粮的人群中有许多孩子和老人,因为发粮数量是按人头算,来的每个人都能领到20斤口粮,为能多领到粮,几乎每户都是倾家出动,连婴儿都背来了。而这次的赈灾粮将是他们未来几个月全家人的救命口粮。
救援现场安排在一个人口比较集中的村落里,中国人去看了图尔卡纳人的家,惊得瞠目结舌。一个不到15平米的圆形小茅草房,一个家庭10口人,8个孩子就睡在不到5平米的空间里,家里最值钱的财产可能就是瘦骨嶙峋的牛和几个塑料桶。
图尔卡纳人的苦难不为人知,我们真正把光亮带到了被世界遗忘的漆黑角落,履行了雪中送炭的承诺,所以再辛苦也是值得的。
粮食发放现场 |
为了让长途跋涉而来的中国人能稍微歇一会儿,一些当地居民主动过来帮忙卸货。图尔卡纳村民在接受中国央视记者的采访时说:“我们这里条件太差,路也很不好走,从未收到过来自外国人的任何援助物资,这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。你们过来辛苦了,感谢中国人,感谢中国公司。”
使馆韩春霖参赞在发放现场感慨到:“图尔卡纳不应该被遗忘,中国人以吃苦见长,所以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,我们愿意把这份爱心,从内罗毕一路传过来。”
这次赈灾行动在肯尼亚民间、媒体上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。肯尼亚前副总统卡隆佐•穆西约卡后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特别提到,“我们很感谢中国无私的人道主义援助,以及对肯尼亚政府的支持。尤其是‘情系肯尼亚’活动,12辆卡车把中国人援助的物资送到了偏远贫苦的图尔卡纳地区,让人十分敬佩。”
图尔卡纳赈灾行动,是我在肯尼亚的时光里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之一,中国人向肯尼亚表达了我们的友谊和勇气。而在这样有意义的行动中,我能够参与其中扮演一个角色、出一份力,觉得非常自豪。